老旧小区4万亿市场诱惑下的“条分缕析”
导语
时间跨入2019年,国家层面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满足群众期盼方面频频发声,老旧小区改造关注度迅速升温,改造工作全面提速。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在老旧小区改造密集推进节奏中,近年来一直在城市政府和房地产转型企业中慢慢发酵的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工作开始迅猛发力。
夯实基础 ?打造样本 ?大量覆盖?
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的过程不宜过快,应在小区现状的基础上等比例提高,采取小规模、渐近式、持续性推进方式。有专家提出,对于符合条件的试点,可采用部分拆除重建、增加面积、物业置换等方式,尝试让企业介入。部分发达地区的小区可引入智慧社区理念,引导社区居民消费。
住房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目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抓紧摸清城镇老旧小区的类型、居民改造愿望等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标准和对象范围。
城市更新分会了解到,近期上海、河北、黑龙江、云南等地纷纷开展了调研或部署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制定标准 ?突破瓶颈 ?分步实施?
据黄艳介绍,此次旧改分三步:第一步是“保”。保基本的配套设施,比如老旧小区里和居民生活直接关系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等;第二步是“提”,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增加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第三步是“完善”,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
再次规划 ?资本介入 ?市场运作??
虽然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困难重重。
居民出资难。老旧小区多住的是老年人和租户,老年人不愿改,租户无所谓,同时,居民对改造后价值的提升比率也无法预估评判,因而出资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回收难。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只有通过政府出资才能稳回收。如果想通过增量升值获利,则面临诸如产权、消防、居民意见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导致积极性不高。
国家负担重。我国老旧小区量大面广,如果全部由国家出资,负债太高,也很可能因为后续资金乏力影响改造效果。
6月中旬召开的国?;峄嵋楸硎?,此次旧改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对此,黄艳回应说:“国务院常务会议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下一步住建部将组织国务院相关部门会商研究,还将开展联合调研?!?/p>
业内专家提出,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老旧小区改造很难吸引社会资本介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增加新空间,引入新产业,引导居民在改造后消费,才可能形成良性的可持续更新改造。
同时,也有专家表示,如果只修缮建筑外立面、小区环境,不能使小区真正实现增值;只有进入室内,在细节、难点上下功夫,才能实现真正的增值保值。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