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工作
随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既有建筑总量不断增大,多数既有建筑存在巨大的节能改造潜力。为探索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建设的新途径,7月27日,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正式启动“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工作”,并颁布了《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实施细则(试行)》和第一批《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使用技术目录》。
上海全市办公建筑总面积量已达6000多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建筑已近6000幢。对此,该市将不同于以往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以增量开发为特点的开发模式渐渐走向“存量”开发。
启动会上,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甘忠泽表示,在新建建筑绿色星级标识数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上海也在考虑如何让那些仍然“灰”着的既有建筑“绿”起来。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把侧重点放在了如何使既有建筑在改造后能够“改了有用”上。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以技术落地、突出实效、适合上海为原则的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适用技术的征集工作,筛选出既有建筑改造实践中使用广泛、效果明显、经济使用的多项技术,形成了第一批《技术目录》,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等七类共36项。
上海市住管委副主任裴晓在要求全市在开展下阶段的评定工作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鼓励不同建筑类型的改造项目先试先行,充分挖掘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的潜力
2)通过评估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评定项目的实际效果,广泛调研,总结适用的绿色更新改造技术
3)剖析目前既有建筑绿色更新中存在的瓶颈与问题,研究政府、市场、企业合作模式,探索持续推动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的保障机制
4)发挥全产业链平台优势与作用,通过宣传引导,将优秀的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案例、技术向业内进行推广
此次颁布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具体评定办法,该市将按更新改造中使用相关技术的比重,评定出绿色建筑更新改造铂金奖、金奖和银奖,分别要求满足绿色建筑三星、二星、一星的技术要求。申报单位也可以根据改造进度每年提升评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