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容乐观
上海财大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报告指出,大规?;ㄍ蹲视胂盗新ナ械刃枨蟛啻碳ふ叨唐诒T龀ぷ饔靡殉氏直呒实菁跚魇?,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容乐观。
经济继续下行概率大
课题组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量化准结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就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趋势进行预测。在基准情景下,报告预测2016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6.4%,经校正后的GDP增速约为5.9%;同时,2016年中国CPI增长1.9%,PPI下降2.8%,消费增长10.1%,投资增长9.6%,进口下降5.7%,出口下降4.2%,M2增长13.3%,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贬至6.9CNY/USD。
因此,研究团队认为,内部经济结构的扭曲、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内外金融风险的发酵,使得经济内生性下滑的压力仍在加剧,难以形成稳定的复苏基础,中国经济继续下行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通过政策来控制风险
报告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且货币政策宽松的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当前最适宜的政策选项是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度刺激和引导,控制风险。可实施更加积极的结构性减税、减费政策,对冲人口、土地成本刚性上涨对企业的负面冲击,同时加大对民生公共领域的投资并推广PPP模式,其代价是需要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同时,由于当前物价水平相对比较稳定,还存在一定的政策空间来进一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且其对投资促进的政策效果要比简单的降息好,但要注意有效、定向降准,以防止普降可能带来的金融资源错配的进一步恶化。
应当推进供给侧改革
报告指出,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放缓、产能总体过剩、债务率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都是短期的。要实现经济较高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课题组认为应推进旨在提高市场效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补上良性制度供给不足的短板,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刺激需求端,建立有效市场及政府在维护和服务方面发挥作用,提供各种所有制公平自由竞争的环境,不断提振民间信心,让民营经济大发展才是中国应对经济困境的指标和治本之策。